banner
当前时间:
 
标准文件
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
地方工程建设标准
建设工业产品准用证备案
标准专业人员
废止标准
 
 
当前位置>> 标准管理

山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 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New Page 1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是推动建设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加快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和履行WTO规则的今天,深入研究和加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合理均衡发展,促进建设领域的技术进步、规范建筑市场,确保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现状及成果     (一)机构设置及职能     多年来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一直由省建设厅(曾称省建设委员会)归口管理,具体工作由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内设标准管理科。主要职能: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全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指导企业制定工程建设企业标准;监督检查各类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全省十七个市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机构也都设在市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或标准造价办),其主要职能:在本市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研究制定工程建设标准管理的规章制度,监督检查各类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全省共有从事标准化工作人员500余名。省、市标准造价管理机构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标准化管理没有经费来源,主要经济来源是由工程定额测定费中支取。另外,我省建设厅勘察设计处负责颁布设计标准图,审查审批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及设防标准,负责制定省内抗震防灾规定标准等。     (二)地方标准化工作成果     近几年来,按照建设部统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程建设标准宣传贯彻活动,组织了以强制性标准实施为重点的全省工程质量大检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标准宣贯培训工作,批准发布了30多项我省工程建设标准,对于提高我省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快我省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建设活动的技术依据和准则,不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而且渗透在建设事业的各项工作中,调动发挥工程建设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尤显重要。我省成立了实施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由建设厅厅长任组长,分管厅长和省建管局局长任副组长,工程建设、勘察设计、城市建设、村镇建设、住宅房产、标准定额、质量安全监督等处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标准定额站。全省十七市均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也加强了县市区的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机构,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工程建设标准管理体系,为标准的实施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我省大部分施工企业也建立了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机构,制定了严格自查、互查、抽查的制度,岗责分明、层层把关,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督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建设部81号部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管理办法》,文件中着重对严格把好规划审批关、设计审查关、工程施工关、质量监督关、竣工验收关的要求及责任进一步明确,为标准管理机构加强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提供了依据。我们体会到,各级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得力,相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是推进标准化工作的首要条件。     2、坚持做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工作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技术法规,不执行标准就是失职、违法,违法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近几年来,我省建设系统将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收到明显成效。对于国家颁发的应用范围较广的强制性标准,我们都能及时地转发并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宣传。2000年我省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参与广泛的标准宣传月活动,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我们也获得了成功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全省陆续开展各种各样的宣贯活动。有的利用新闻报纸组织工程建设标准知识有奖问答;有的在电视台上举办工程建设标准化知识大奖赛;有的在报刊、杂志、网站、开辟标准专题栏目,宣传报道标准知识、工作动态和标准化工作的经验与实例;有的制安标志牌,悬挂横幅、标语;有的组织人员在市区人们集中的地方,上街分发宣传单,展列标准化知识,提示号召大家学习执行标准,积极关心参与标准化工作。正是由于我们把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持久的工作来抓,才使公民的标准意识明显增强,学习执行标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使我省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明显减少,整体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工程质量通病蔓延得到了基本遏制。我们认为,标准的宣贯工作只有长期抓、经常抓,一刻也不能放松,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才能保证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认真组织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培训     为了使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工程建设标准,提高依规施工、按章操作的技能,我们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研究下发了《关于做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培训工作的通知》,对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规定,使培训工作形成制度化。一是对工程技术人员登记造册,建立标准培训业务学习档案,将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强制性标准学习培训考核情况记入档案,作为年度业务考评、技术职称晋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二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分层次、按计划地组织培训。省里统一培训各市师资,初级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由市里统一组织培训,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分县区集中培训。在全省统一规定时间内,将全省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图设计审查等机构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人员全部培训一遍,不留死角。三是按照"四统一"原则搞好培训,即统一师资,由省建设厅邀请参与标准编写的专家为市地培训师资;统一培训学习教材,一律使用建设部指定和省规定的培训资料;统一考核方法,对每期培训人员对所学内容一律由省里统一组织考核;统一颁发证书,对培训考核合格人员,颁发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专业人员培训合格证书。我省先后举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三部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规范》等国家新标准培训班650多期,全省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培训达90%以上。目前通过全省统一考核由省建设厅颁发合格证达6万人次。     4、积极有效地对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实施监督检查是强化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质量和事故的必要措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发挥组织管理机制作用,把好工程建设关键环节,重点关注社会热点和贯标薄弱的行业。采用综合检查和重点抽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实施监督,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肃查处。我省每年进行一次以强制性标准实施为重要内容的全省建筑市场执法和工程质量大检查;在各市进行拉网式检查的基础上,对在建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居住小区、部分电力、水利、交通等项目重点抽查;针对建筑防火强制性标准相对较薄弱的问题,我们会同省公安厅消防部门,以大型公共建筑和装饰装修为重点,对影剧院、商场、宾馆等公用建筑的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我们会同民政、残联、老龄委办省直四部门组织了全省十七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的专项检查。近几年来,共检查工程680个,下达了整改通知书260份,责令停工整顿245项,查处59项工程违反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近100项,分别对62家勘察、设计、施工的责任单位由建设执法部门对责任者依法处罚。通过监督检查,对社会产生影响很大。增强了工程建设各方学习、掌握、应用标准的自觉性,促进了全省工程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的提高。     5、积极认真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为了更好地推广先进技术,促进建设领域科技进步,我们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从我省实际出发,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制定发布了30多项地方标准,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技术保障,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投资效益。其中《建筑基坑工程监测车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同行业的一项空白,《工程建设管理服务规范》、《施工技术资料整理归档规程》、《物料提升安全技术规程》等,体现了由单纯的工程技术应用,拓展到安全施工和建设行政管理等范围。     通过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使我省的工程建设标准化意识明显增强,执行强制性标准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稳中有升,建筑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工程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工程优良率已达到50%以上,近几年创建国家"鲁班奖"20多个,省泰山杯工程360多个。事实证明,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是基本建设管理工作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哪里重视了标准化工作,哪里的工程质量安全很少出现问题,哪里的企业竞争力就增强,哪里的工程建设管理效能高。     二、我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需求     (一)概况     我省历史悠久、文化源长,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文化有较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齐鲁文化。山东省是我国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东临渤海和黄海,西靠大陆。东部的山东半岛突于渤海、黄海之间,与辽东半岛隔渤海遥望而对,扼渤海海峡咽喉,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西部大陆,自北向南依次与冀、豫、皖、苏四省毗邻。山东省处在中国沿黄河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华北和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我省的自然状况     我省地理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我省气侯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侯类型。春秋短暂,冬季较长。全省年平均温度11-14℃。山东地形地貌复杂,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平坦,东部及南部缓丘起状。我省基本分为中山、低山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州等九个基本地貌类型。山东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地处我国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水陆交通便捷。境内铁路纵横,公路四通八达。开通国际国内航线700多条,沿海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山东水源、矿产、土地等资源也是沿海地区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为发展我省的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三)山东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我省现有人口9000多万。齐鲁人民经孔孟文化的传承,勤劳勇敢、积极向上、求实创新的传统美德得以新时代的洗礼、升华。近几年来山东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有利地促进了山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省是个建筑业大省,在省内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现,现有建筑企业7000多家,从业人员为230万人。近几年来建筑业发展快、效益好,建筑经济运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04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00亿元,完成建安产值1902亿元。在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积极推进建筑业全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实施技术规范标准,尤其是执行强制性技术标准,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使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安全事故明显减少,使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得到了保证和充分发挥。     (四)我省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地方建设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坚持实施科技兴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在建设工作中,围绕"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发展城市群,凸现城市带"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规划、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济宁三个都市圈,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我省加快全面发展,使山东大踏步跨入经济、文化、人口的大省和强省行列。     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给地方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全面调查分析我省实际,需要地方标准化工作应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和加强标准化工作的宣传,这是保证加快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标准化工作是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且贯穿建筑活动的始终。建设工程的功能、质量、安全及寿命都是由建设标准来决定的。因此,地方建设标准化工作要把宣传标准化的意义作为重要事情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唤起全社会标准化意识,使全社会都能关注、重视和支持标准化工作,都能依据建设标准去规划、去设计、去建设,才能够真正体现投资效益,才能保证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稳步、持续增长。     2、发挥优势特点,加快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推广和应用,制定和完善建设标准,满足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是我省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活动中不断地被应用,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与此相适应的建设标准的制定和过时的老标准的修编,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二是我省地质复杂、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尤其是沿黄河地区土质较软,粉土质分布范围较广,按照现有的设计施工标准,难以进行工程建设,这就需要针对特殊地区的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建设标准。三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需求的增高,城市功能欲求更加完善,应提高现有标准的覆盖率。如在村镇建设、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能、智能化建筑等工程建设中,应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制定较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地方标准。     3、加强建设标准的学习培训,提高全省工程技术队伍专业素质,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山东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建设标准是保证工程功能和质量的统一技术依据,工程相关人员必须准确掌握和熟练应用。加强工程建设专业人员的学习培训,既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标准化管理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应制订学习培训制度,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尤其是对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培训,增强广大技术人员理解和执行建设标准的能力,促进全省建设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4、加大建设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力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为山东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做出努力     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建设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由于工程建设人员对标准的认识观念、理解、责任心、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所致,仍有一些与标准要求不一致的现象,甚至导致质量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对工程做到事前控制,从不同的角度、环节,要严格程序、严格标准,把好质量关,绝不漏下隐患,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监督检查,对违反强制性标准的问题,严肃查处,有错必究,对拒不改正和造成损失的依法处治,使工程建设各方都重视标准化工作,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我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前社会形势给标准化工作带来了有利的机遇,但有些抑制和影响标准化工作开展的问题和矛盾,仍然明显存在,必须引起重视,需进一步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社会地位和法律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 在《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细则》中,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明确;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虽然将强制性标准与法律、法规等同列在一起,间接地赋予了强制性标准的法律特性及法定地位,也被大部分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还很难对其从观念上与法律、法规等同起来;建设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虽然对其工作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但它只是部门规章,总显法律依据不充分。导致在建筑活动中不少部门和单位对标准化工作口头上重视、实际上无视,执行管理不到位,对其实施监督显得苍白无力。     2、标准化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混乱,多头管理,工作交叉,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管理机构。目前,从全国来看,地方建设标准化工作都归口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但几乎都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比如:有的在设计处或科教处或工程建设处等,还有的在标准定额管理机构内。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各自按照各自的工作程序和习惯进行管理,设计部门负责设计标准,规划部门负责规划标准,质量部门负责施工质量标准,有的工作都管,还有的工作都不管,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使标准化工作处于应付的现象明显存在。     3、个别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强制性标准就是技术法规"的观念不强,专业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近几年建设市场执法大检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和个人,对完全准确地按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的认识不足。有的业主无视技术标准,随意变更设计、调整结构或材料,认为我出投资建房,就应按我的要求去做,怎么建我说了算,造成功能不合理或不必要的浪费;有的施工单位,缺乏对标准的科学认识,认为施工经验多,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无须按标准来做,只要不出事故就行,留下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质量通病时有发生;有的勘察设计部门凭经验和习惯设计,设计深度达不到标准要求,不进行必要的试验和计算,超标设计时常发生;有的专业人员对新标准闻所未闻,还使用已经淘汰多年标准,导致后期返工或重建。     4、地方标准的制定与修编滞后,不能满足建设事业的需要。标准的编制是以新技术、新工艺在若干个工程已成功使用后才编制、修编,从编制到发布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标准的制定、修编与实际相比,滞后是一个客观矛盾。但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标准的内容修改和因经费、人员不足等原因,造成已编标准不能适应更工程建设的需要,这些都是十分突出的矛盾,这就需要研究建立地方标准制定的快速反应机制。另外,目前对房屋建设、工业建设的建设标准规范较多,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建设标准明显缺少,还应提高标准覆盖面,满足社会的需要。     5、建设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力度还需加强。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或不能正常运行,有的不能及时针对薄弱环节组织监督检查,不按条例规定严肃查处违章行为,姑息迁就或查而不究,罚完了事,不管是否修改,不再复验;有的企业没有建立质量保障控制体系,岗位责任制不明确,质量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及纠正,出了问题互相推诿责任;有的为了应付检查,弄虚作假、蒙混过关;有的还为违章人说情或隐瞒,有的先通知再检查,不能发现真实情况,失去了监督检查的意义,确保建设标准的实施必须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     6、地方标准的编制经费缺乏,明显地影响了建设事业的发展。多年来,地方标准化工作没有经费来源。标准从立项调研到编制审查全过程中,耗费人力、财力较大。有的因此半途而废,有的因此望编兴叹,无奈放弃。虽有的采取其他方式比如:企业赞助、培训收入、出版发行等形式解决一部分,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与推进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极不相称,也反映了各级管理部门对标准化工作不重视、责任心不强的问题。 此外,还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信息交流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还需提高,标准重编轻管的现象依然存在,地方标准的编制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企业标准的编制积极性不高等,以上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进程。     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措施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被社会各界达成共识。要想使一个民族繁荣强大,振兴国民经济,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实现现代化,都离不开标准化。目前社会环境十分有利于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我们应抓住大好时机,立足现实,放眼发展,积极拼搏,推进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进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围绕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实施监督检查为内容,以促进建设工程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原则,以贯彻落实《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为切入点,以构建工程建设技术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强化建设标准的学习贯彻与实施为重点,以实施监督检查为主要手段,发挥社会各界的优势条件和作用,求实创新,锐意进取,共同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实现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人体健康和公众利益,争取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主要任务     1、研究建立与完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法规制度,强化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全面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各项工作的开展。     2、研究构建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体系,拓宽建设标准专业覆盖面,加快标准的编制速度,提高编制质量,推动建设领域科技进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3、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的学习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提高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     4、强化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控制体系和社会工程建设标准监督检查体系,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及性能。     5、指导企业编制企业建设标准,研究加强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积极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促进全省科技水平的提高。     6、建立工程建设标准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交流,服务社会。     (三)工作措施     1、加快工程建设技术法规制度建设     为使建设活动的各项工作尽快进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们将尽快研究制定省政府规章《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通过该《办法》的制定,把影响工程安全、涉及人体健康、环境、公众利益的强制性技术标准以法规的形式直接确定下来,凸现地方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法定观念,将对工程建设有关各部门和单位在工程标准化工作中的责任、权利、义务及要求做出明确规定,该工作已提交省府法制办,列入2005年的立法计划,争取1-2年内发布实施。通过《办法》的颁布实施,管理监督力度明显增强,对建设过程中无序操作、盲目施工、滋生隐患、质量低下的现象有所控制,使工程建设各方在技术法规的约束下,严格自律,使建设活动形成一种规范的、自觉的、健康有序的社会活动。     2、重视与加强对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     工程建设活动及成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利用各种会议、报刊、杂志、信息网、电视等宣传标准化知识,组织知识竞赛或现场会,举办学习班、讲座,在公共场所、工地等场所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图片,散发标准知识宣传品等,使大家牢固树立"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技术法规、不遵守技术法规,就是违法"的观念。在建设活动中形成人人学标准、执行标准的良好风气,让标准化的意识深入人心。     工程质量安全的唯一保证就是依据技术标准来建设。要加强对工程建设技术人员的培训,讲究实效、不走形式、不留死角、学以致用。一是要坚持"四统一"原则,建立学习培训制度,确保技术人员每年学习培训建设标准的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二是建立技术人员工程建设标准学习档案,把工程建设标准培训纳入到继续教育的范畴,并将继续教育情况作为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考核,评聘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并实行企业工程建设标准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且与施工资质、投标资质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培训使工程技术人员增强准确严格依据标准规范进行建设的自觉性。     另外,提请建设部向有关部门建议,将"工程建设标准化"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建设类高等院校的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接触工程建设其他知识的同时,就对标准化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3、建立与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     工程建设标准种类繁多,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根据标准体系的设立,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及职责范围,及时掌握新技术的动态及变化,按程序积极做好调查研究,按规定周期进行修编和制定。作为地方建设标准化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反馈国家标准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积极将专业性强、质量好的地方标准推荐上升为国家标准。 建议:建立工程标准立项编制通报制度,减少各省市同类标准重复编制的现象。     4、努力做好地方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是工程建设标准框架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重要补充或具体化的体现。我们将坚持"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的原则,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功能性要求,积极做好以下工作:     (1)在国家统一的标准体系框架内,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省的需要,研究建立健全符合我省的建设标准体系。     (2)从我省实际出发,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累可靠的数据,通过专家分析论证,及时立项编制地方标准。尤其是针对我省黄河中下游粉土质基础层、建筑节能、无障碍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特殊情况,制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我省需要的技术标准,推动我省建设事业的发展。根据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修订过时的地方标准。     (3)为规范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程序,保证地方标准的编制质量,根据《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和我省实际,我们研究制定《山东省建设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程序》,对地方标准的申请立项、编制、审定以及发布的原则、方法、步骤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使我省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建立标准专家库。从科研、高校、大型企业中收集各行业的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录入专家库,并按专业分类设立标准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参加标准工作的研讨和相关专业地方技术标准的立项论证、编制、标准审查及标准的管理研讨等工作,发挥人才优势,做到人尽其用,奉献社会。     5、加强建设标准的实施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依法对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是标准管理部门的职责,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有组织有计划的综合检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不预告突击检查等形式;要抓住关键环节及主要问题,把好规划审批关、设计审查关、工程施工关、质量监督关、竣工验收关;要检查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的贯标制度,包括学习、自检、互检、修改、处罚等制度;要认真检查技术人员的成果,比如:勘察、设计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要重点检查社会热点和贯标相对薄弱的消防、燃气、无障碍设施等工程。通过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同时,促进工程建设各方建章立制,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良好风气。     6、鼓励引导企业重视和制定企业标准,并抓好企业标准的管理     (1)指导企业编制企业标准。目前,我省大部分企业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以及单项技术成果数据,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由于许多大中型企业对制定标准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标准出质量、标准出生产力、标准出竞争力"的观念,没有形成系统的企业标准。今后将利用较多的精力,从技术上指导和支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工程技术资料和数据的汇总集中,梳理整合,编制企业标准,为制定质量较高的地方标准打下好基础,提高我省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2)尽快建立并实行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度。企业标准备案制度要对企业标准的内容、格式、备案条件、方法、程序作出明确规定,既要保护企业的积极性和优势,又要把握与国家、省标准的符合性、一致性。     7、加强标准信息的交流     一是建立标准信息网络平台。为社会、企业、广大技术专业人员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信息,这是标准化管理机构的的责任。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存有很多的技术标准,可通过信息网络直接获得所需要的标准和信息。通过建立标准信息网络,对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等展开交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二是促进省市间、企业间的交流。利用各种会议、报刊、杂志等形式,给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三是建议建设部多举办高层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讲座、学习班,开展与国外的学习与交流,开阔思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省、市标准化管理机构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8、标准编制经费应作为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重要问题加以解决 多年来地方标准由于没有编制经费,已明显影响了地方标准化管理工作,抑制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这是个各级管理部门不可回避的问题。地方标准从作用性质上分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都属技术依据或技术法规,同是服务社会,在经费的来源也应统一考虑。各级建设标准主管部门有责任向相关部门反映解决这个问题,以推动地方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建议:     (1)国家对省、市地方建设标准的编制应给予一定的费用,不足部分自行解决。     (2)向有关部门反映,设立该项费用的来源政策,由各省、市依据政策规定以合法的形式解决。     9、标准化将成为建设活动中各项工作的管理手段     标准作为建筑活动的依据和准则,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改革和需求,它不但应用在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建设活动,而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技术资料归档管理、工程计价、建设行政服务管理等都逐渐采用标准的形式管理。这说明利用建设标准管理行业、管理产业的路子越走越宽阔、越走越与国际惯例接近。在行政许可法施行的同时,标准逐渐成为建设事业各项工作的重要管理手段,我们应认真研究积极工作,不断丰富标准应用内涵,拓宽管理范围。要保持清醒头脑,既要鼓励和支持,也要严格程序,不能将标准的内涵变味走样,确保地方建设标准化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内容: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2007/4/9    7504)
《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正式颁布 首批建造师有望年内诞生 (2005/4/28    7812)
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认定标准 (2004/7/22    8490)
创建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标准知识介绍 (2004/7/22    8326)
标准、规范、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2004/7/22    6474)
标准的四个特性 (2004/7/22    5808)
关于转发省建设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的通知 (2004/7/7    6336)